九怀·蓄英》:“秋风兮萧萧。”;
杜甫《登高》诗:“
无边落木萧萧下。”
⑤迢迢(tiáo):形容遥远。
⑥六曲句:六曲屏
山,曲折之
屏风。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,或谓屏风上绘有
山水图画等,故称“屏山”。此处代指家园。这句是说,故乡那么遥远,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。
⑦登高:重阳有登高之俗。
⑧魂销:极度悲伤。
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,这阙《
采桑子》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,将边塞
秋景和旅人的
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。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
天涯羁客的悲苦,十分利落。上阙写秋光
秋色,落笔壮阔,“六曲屏山和梦遥”点出边塞山势回环,路途漫长难行,遥应了“绝塞”一词,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,
相思变得流
水一样生动婉转,意境深广。下阙更翻
王维诗意,道出了
不为登高。
只觉魂销这样仿佛
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,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,似有若无,如此恰到好处。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,余意不尽。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,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。愁情沁体,心思深处,魂不堪重负,久久不消散。
"不为登高。只觉魂销"一句,词中有诗的意境。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,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。"
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
江南草木凋"是
杜牧诗中意境;"
遥知兄弟登高处,
遍插茱萸少一人。"是王维诗中景象。而今,这一切尽归容若。容若此词,看似平淡,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。
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(1682)壬戌,时
纳兰性德二十八岁。八月,与郎谈出使梭龙。这一年十二月返京,《
采桑子·九日》此行中约作。纳兰写此词时,正使至
塞外,自然佳节思亲,倍感形单影只、
孤独寂寞,遂填此以寄乡情。